
1987年12月29日,林創(chuàng)強出生在廣東揭陽一戶普通人家里。在下棋學棋氛圍極其濃厚的這方寶地,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林創(chuàng)強與棋結緣,“我是自學的象棋,沒有經過正規(guī)培訓,那個年代,因為我們是在農村讀的小學,根本就沒有什么棋類興趣班,記得是我在讀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剛開始還只會下翻翻棋,讀六年級的時候同學教會了我下全盤象棋的走法,從讀初一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下象棋了。真要說有什么理由,大概是象棋獨特的魅力,讓我一發(fā)不可收拾吧!”
在學會下棋后,林創(chuàng)強很快就對這門廝殺于楚河漢界的“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他的水平,也在日復一日的“玩”與“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著,“在學校會利用課間休息時間跟同學玩上一局過把癮,一放學就跑到村里的象棋攤,記得象棋攤上那里有棵大樹可以乘涼,中間有塊圓圓的大石頭可以擺放棋盤,木板棋盤那時候都還是他們自己畫的,象棋攤特別是一到夏天就吸引了很多象棋迷,圍得密不透風,在那里看大人們下象棋看久了,有時候也會跟其他象棋迷一樣,忍不住幫其中一方支招,然后大人們也會偶爾叫我上場對弈幾局。”
隨著水平的提高,林創(chuàng)強也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漸漸有了點兒名氣,甚至連學校的老師也會在放學后找他來兩盤對弈。回憶起當年的事情,林創(chuàng)強忍俊不禁,“有次下午放學了,初中的代數老師也是超喜歡象棋,他之前也看過我跟其他同學對弈,知道我下得不錯,然后就約我到他辦公室下棋,沒想到我們兩個下得天昏地暗,都舍不得走,真是棋逢對手的那種感覺!那天我們兩個到最后真的都是下到忘我的境界!竟然都忘記已是黑夜,直到晚上八九點了,外面還下著暴雨,我們才下完,這才發(fā)現我們居然已經被鎖在學校里面了。最后老師還要急急忙忙打電話讓人來給我們開門,想想也是超級搞笑的。不過這件事對我來說真的也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直到現在想起還記憶猶新?!?/span>
執(zhí)起教鞭 高光過后放棄職業(yè)夢想
與許多旁人眼中的“象棋天才”一樣,林創(chuàng)強在參加的大大小小的象棋比賽中,基本都能獲得前幾名的佳績,也拿過不少的冠軍,“在潮汕地區(qū)的公開賽得過5次冠軍,潮汕地區(qū)以外的公開賽就只在廣州和梅州各得過1次冠軍?!?/span>
而在林創(chuàng)強的獲獎記憶中,2011年汕頭澄海杯象棋公開賽冠軍和2013年廣州象棋公開賽的冠軍令他印象尤為深刻,“2011年的那個冠軍,是我人生中第一個冠軍。這個比賽每年都吸引很多潮汕地區(qū)的高手,包括說像以前還沒進省隊時的許國義、陳麗淳和張學潮。我從2007年開始參加,到第五年最終奪冠,站在領獎臺上那種喜悅和自豪感真是無法形容!
而2013年在廣州奪冠的那一次,我自己一開始真的沒想到自己能夠奪冠。因為真的是高手如云,而我的簽運很差,第一輪就遇到了黎德志,看到對手的瞬間我是懵的,心想啊真是好背!第一輪就遇到最強的對手。當時那個比賽又是采取淘汰制,所以輸了一局就意味著可以直接坐車回家了。大概也是這樣的背水一戰(zhàn),讓我就豁出去了,不顧一切地硬拼,居然贏了!在之后我又遇到了廣東名手劉立山和林川博,還都是后手,一路披荊斬棘我都記不得自己是怎么過來的(笑)。最終能夠獲得冠軍,感覺非常開心,那也是我第一次獲得獎金過萬元的比賽冠軍?!?/span>
大部分人看到林創(chuàng)強的獲獎經歷后,都認為他會選擇向職業(yè)棋手的道路前行,而他本人確實也曾夢想過走上職業(yè)道路,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最終選擇了執(zhí)起教鞭,“小時候確實有夢想過成為一名職業(yè)棋手,成為一名教棋老師只能說是一次偶然機會,要從2009年說起,那時候經常在揭陽老家那邊的棋館下棋,有些家長帶小孩路過看見了想學,就詢問了棋館主人,館主就推薦讓我教,那時候我感覺小孩子都長得挺可愛的,也很喜歡象棋,內心也很想為揭陽老家培養(yǎng)一些象棋人才,我就答應了。從那一年開始就成為了一名象棋老師。”
在成為了一名象棋老師后,林創(chuàng)強培養(yǎng)出一位又一位少年棋王,而他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依然不忘時時鞭策自己,力求成為更好的自己,“現在的夢想是希望自己能開一個棋院然后教出一批又一批的少年兒童全國冠軍或省市冠軍!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然而內心也會感到自豪的。對于自己個人棋藝水平來說,當然內心也是不甘于現在這個水平,只要有機會或條件允許還是要沖一沖,多參加大型公開賽和高手學習,繼續(xù)潛心修煉,提高境界,突破自身瓶頸!”
思考未來 象棋要發(fā)展路還很長
與許多象棋圈內人一樣,林創(chuàng)強也時時在思考,象棋該如何走得更遠,“象棋在推廣和普及中缺少一些完整合適教材和有趣的動漫軟件,可以在學棋的過程中讓小孩子對象棋越來越感興趣!像圍棋的教材都是比較完整有趣的,動漫軟件很多,都是一個團隊在開發(fā)研制,做得比較成熟。當然圍棋的師資力量還有錢財方面投入比象棋大,人才也就比較多。還有很多家長對于象棋的認可度沒那么高,覺得大街小巷都有,感覺象棋是比較傳統(tǒng)的東西,沒有圍棋看起來高檔次,圍棋比賽獎金較高,宣傳力度和包裝方面做得好,棋種差異這也是其中之一?!?/span>
發(fā)現問題后,林創(chuàng)強也思考了解決方案,“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應該要從多方面改進與入手。第一,要有一套完善的趣味教材和動漫軟件。第二,象棋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應該要引進多些年輕人加入到象棋教研團隊中,多一些象棋老師做推廣與普及工作。第三,明星效應。如果有一些當紅明星的帥哥、美女喜歡下棋,愿意代言象棋帶動象棋發(fā)展的,相信粉絲團、跟風的會多不少人,以后關注象棋比賽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第四,一個大膽的想法,要是象棋比賽能跟足球彩票一樣玩,屬于有國家合法的象棋彩票也不失為一種推廣。第五,要是教育局重視象棋,放寬政策,象棋比賽獲得好名次的學生能加分讀好點的中小學校,我相信學的小孩也會超多!第六,要有很多長期在海外做象棋推廣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