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自:棋友匯
2020年亞洲象棋城市團體網(wǎng)絡賽賽程過半,棋友匯與其中的三支國外隊伍展開了對話。我們分別采訪了教練、隊員、資深棋手,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責任與擔當。
吳宗翰是新加坡A、B、C三支隊伍的教練,同時也是A隊的第四臺棋手,不僅要上場進行棋力較量,還要給其余的11名隊員進行指導、訓練。一人分飾兩角,要是換做一般人,難免“壓力山大”。但如果你了解吳宗翰,就會發(fā)現(xiàn),一心二用對他而言并不難。
新加坡A隊?吳宗翰
吳宗翰10歲時受父親影響開始對象棋著迷,但由于父親水平不高,最初宗翰完全是憑著興趣自學。后來去墨爾本留學,他也一直沒有中斷在網(wǎng)上練棋。2008年第二次參加亞洲錦標賽就獲得了亞洲特級大師的頭銜。雖然成就不小,但他當時并不是專職棋手,而是一名股票投資商。也有人因此稱他為“金融界的象棋大師”。
十幾年前就開始了在網(wǎng)上練棋的經(jīng)歷,因此網(wǎng)絡賽事對于吳宗翰而言也不是新鮮事兒。他認為在疫情期間舉辦亞洲象棋城市團體網(wǎng)絡賽是一種新嘗試,“可以讓我們熱愛象棋的亞洲人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在網(wǎng)絡上不太拘謹?shù)沫h(huán)境中下棋,選手們也可能發(fā)揮得更好?!眳亲诤驳钠屣L以穩(wěn)健著稱,他期待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帶領隊伍取得好成績。
日本千葉隊有一位知名的日本棋手,叫所司和晴。1961年出生的他已近花甲,論資歷是本次賽事中的前輩級選手。早在2007年舉辦的第十屆(澳門)象棋世界錦標賽上,他就曾榮獲非華越裔組的象棋冠軍。下棋幾十年來,所司和晴戰(zhàn)局無數(shù),但代表自己的城市出戰(zhàn),這還是第一次。在他看來,本次賽事是一個全新的比賽,以城市為單位組隊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所司和晴下棋時非常仔細、謹慎,尤其擅長慢棋,他表示,希望能夠帶領隊伍前進?!拔乙蚕M约耗芡ㄟ^這個亞洲級別的賽事提升實力,在將來線下比賽恢復后,也能發(fā)揮出高水平?!睋?jù)了解,受疫情影響,日本國內(nèi)的線下體育賽事都終止或延期了,包括本該在今年7月24日開幕的東京奧運會也被迫推遲一年。跟無數(shù)象棋棋手一樣,所司和晴期待疫情早日散去,體育賽事真正重啟。
網(wǎng)絡象棋賽事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影響比賽正常進行,東馬砂拉越隊二臺棋手鄧祥年就曾經(jīng)遇到過?!熬€上比賽沒有那么拘謹,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我是非常喜歡的,只是對網(wǎng)絡的要求非常高。我第一次參加天天象棋主辦的三亞百萬揭棋網(wǎng)絡賽時,就有好幾次斷線,差點輸了?!?/p>
砂拉越隊鄧祥年
拋開那次坎坷的經(jīng)歷,鄧祥年對于本次亞洲象棋城市團體網(wǎng)絡賽依舊非常期待。他表示:“還是會緊張,畢竟有那么多高手參加。我的目標是發(fā)揮出應有水平,在對內(nèi)起到‘定海神針’之效,讓隊友沒有后顧之憂?!?/p>
吳宗翰希望自己能帶領隊伍取得好成績,所司和晴希望自己能帶領隊伍前進,鄧祥年希望能擔當隊伍里的“定海神針”,三人表述雖有不同,但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責任與擔當。這是他們習棋多年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的良好素質(zhì)。
在象棋團體賽中,最需要的往往不是個人棋力有多高,而是團隊意識有多深,這也是當前眾多家長支持孩子學習象棋的原因之一。只有從小培養(yǎng)團隊意識、領會集體精神,孩子們在長大成人后,才能更好地融入集體、融入社會。
有了這份責任與擔當,不論新加坡隊、日本隊、東馬隊在本次賽事中取得什么樣的成績,都不那么重要了。成績好,那是應得的,這是大家團結(jié)一致的結(jié)果;成績不如人意,也無需感傷,四人齊心拼過了,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