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文匯報
烏克蘭籍教練尤里·阿尼基耶夫身穿胸前印著“上?!倍值募t色運動服,目光聚焦于三屆智運會冠軍劉沛身上……與圍棋、國際象棋等賽場內清一色中國人不同,在國際跳棋賽場,數(shù)位外教的出現(xiàn)引人關注。事實上,國際跳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悠久的歷史,而在中國,這項運動才起步不久。
據(jù)上海國際跳棋隊主教練林塔回憶,2007年以前,國際跳棋在中國的發(fā)展幾乎一片空白。當年北京拿到2008年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舉辦權,而國際跳棋是世智會的一大比賽項目,這促成了國內開展這項運動。
2008年,從事國際象棋近30年的林塔臨危受命,組建上海國際跳棋隊,他只能從其他項目尋覓人才。時任上海國際象棋隊主教練的他,與河北國象棋手劉沛取得了聯(lián)系,“國象棋手轉行國跳有優(yōu)勢,當時劉沛所在的隊伍也沒有組建國跳隊的準備,我們就找到了她。”劉沛進隊一年后,尤里頭頂世錦賽冠軍的光環(huán)受邀來到上海國跳隊執(zhí)教。在尤里短短數(shù)月的指導與調教下,劉沛奪得第一屆智運會64格國際跳棋女子冠軍。此外,上海從2009年起開始探索“體教結合”模式,逐漸培育出一批具有潛力的新星,18歲的阮瑋毅與19歲的張悠正是在校園里接觸了國際跳棋,如今已成為職業(yè)棋手。
從2009年至今,全國智運會已經走過四屆。智運會無疑在六大棋牌類項目的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對于國際跳棋尤為明顯。首屆智運會國際跳棋沒有青少年項目,本屆智運會則設了四個青少年項目,如此設項令各省市更加重視青少年國際跳棋的發(fā)展。
據(jù)林塔透露,上海隊參加本屆智運會國際跳棋角逐的22名選手中,2008年及以后出生的選手多達13位,最小的葛珈宏年僅8歲。正是依托智運會這個平臺,國際跳棋才在十年間實現(xiàn)了從零起步到人才不斷涌現(xiàn)的飛躍。今年5月,19歲的賽婭奪得世界大師錦標賽100格快棋賽冠軍,成為中國國跳史上首位成人世界冠軍;今年10月,年僅15歲的泮憶銘獲得國際跳棋世錦賽亞軍。
從2009年來上海執(zhí)教開始,尤里每年都要在上海待半年,他深刻地感受到國際跳棋在中國的迅速發(fā)展,“十年前我剛來到中國時,中國人對這項運動幾乎一無所知。而如今,烏克蘭孩子都已經不玩國際跳棋了,反而中國孩子早早就去國際跳棋培訓班學習了。”正如尤里所言,與國際跳棋在中國蓬勃發(fā)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項運動近些年在歐洲各地都面臨著發(fā)展難以為繼的局面。隨著國際跳棋國際大賽不斷減少,職業(yè)棋手收入銳減,諸多優(yōu)秀棋手將目光轉向中國。
翻開本屆智運會秩序冊,除上海外,湖北、四川、山東、吉林四支隊伍也均聘請了外籍教練。其中湖北隊更是啟用了兩位外教——俄羅斯人阿莫里萊耶夫·莫羅多與世錦賽十冠王亞歷克斯·契佐夫。山東隊的俄羅斯人亞歷山大·施瓦茨曼、四川隊的烏茲別克斯坦人貢蒂斯·瓦爾內里斯、吉林隊的俄羅斯人亞歷山大·蓋特曼斯基也都是享譽國際跳棋界的職業(yè)棋手。
據(jù)林塔分析,優(yōu)秀外籍棋手來中國執(zhí)教,在未來依然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也許對世界而言,古老的國際跳棋正在漸漸失去魅力;然而對中國,這項因智運會而生、也因智運會而興的運動,正在經歷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