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3日 23 版)本報記者 鄭 軼
?
“象棋很神奇,棋盤上不用語言也可以交流?!毕笃迮尤珖谲婈愋伊盏纳磉呑粫v中文的馬來西亞搭檔安華。兩人見面只是微笑示意,但落子于楚河漢界,攜手攻殺間,雙方漸漸有了默契。
這樣有趣的場景,發(fā)生在9月8日開幕的2018全球象棋雙人邀請賽上。這項在成都舉行的中國首個世界級象棋雙人賽事,已成為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旗下的五大賽事之一。
今年的“成都之約”,匯集了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2位棋手,趙國榮、許銀川、王天一、鄭惟桐等8位男子世界冠軍悉數(shù)出戰(zhàn),4名頂尖女棋手的參賽更是增色不少。以往,象棋只在亞洲地區(qū)流行,如今在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也逐漸有了愛好者。
不同于單人對弈,雙人賽由兩位棋手抽簽臨時組對,不確定性賦予比賽更大的懸念與觀賞性。若搭檔之間水平相近,彼此容易理解對方思路,若是兩人棋力懸殊,“輸贏全憑運(yùn)氣”。
不過,職業(yè)棋手參加雙人賽,推廣與交流的價值遠(yuǎn)遠(yuǎn)超過勝負(fù)。許銀川坦言,以前想幫助外國棋手提高水平,無奈缺少途徑,如今借助這個平臺,中外棋手之間有了難得的互動。每輪賽后,王天一都會耐心地用英語與俄羅斯隊友葛拉迪雪夫復(fù)盤,盡管成績不如意,但經(jīng)過高手點(diǎn)撥,葛拉迪雪夫?qū)ο笃逵侄嗔藥追掷斫狻?/span>
42歲的白俄羅斯選手柯棋斯基就是精通國際象棋、中國象棋、日本將棋的多面手。芬蘭小伙鄧明高更是棋界“熟臉”,自從2009年參加首屆非華越裔棋手培訓(xùn)班后,棋藝一路躥升,比賽時甚至能用漢字小楷記譜。作為各國象棋協(xié)會的代表,外國棋手將象棋文化帶回當(dāng)?shù)?,架起象棋“出海”的一座橋梁?/span>
本屆雙人賽經(jīng)過7輪較量,于9月12日決出最終名次,中國女將陳麗淳與日本老將所司和晴的組合以4勝3和積11分的戰(zhàn)績奪冠。賽事期間,特級大師趙鑫鑫還專門開了一堂《棋藝進(jìn)階的三個階段》培訓(xùn)講座,受到參賽棋手歡迎。
對于“棋城”成都而言,這項創(chuàng)辦兩年的本土賽事不僅形成了品牌,更掀起新一波的象棋熱潮。本次雙人賽僅許銀川對局直播,就吸引了20多萬名棋迷在線觀看?!捌迨种g雖有語言、文化、水平上的差異,但對象棋的熱愛是一致的。中外棋手互動越多,象棋的海外推廣之路也將越走越寬?!痹S銀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