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延振龍 轉(zhuǎn)載請注明 ?
? ? ? ? ? ? ? ? ? ? ? ? 【談冠軍】
? ? ? ? 為奪冠出場,為榮譽而戰(zhàn)。人人都想從戰(zhàn)勝別人中獲得快樂和分享成功感。參加象棋比賽就成了家常便飯。大部分人希望而去失望歸來。冠軍常常被曾經(jīng)獲得過冠軍的人得到。因為他們是為獲得榮譽拼搏過,奮斗過的人。冠軍常常被有準備的人搶到手。獲得冠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比冠軍付出更多的努力。
? ? ? ?冠軍就像中彩。一輩子不中小獎的彩迷幾乎沒有,一生沒有中大獎的彩迷多的去。一輩子從來沒有獲得象棋冠軍的棋迷不計其數(shù)。一輩子沒有贏棋的棋迷根本沒有。
? ? ? 參賽人數(shù)越多,獲得冠軍的機率越低,難度系數(shù)越大。只有大家都不參加的冷門項目獲獎奪冠的機率才會高。因此,有很多人想從熱門象棋比賽中獲得獎次,都不如去下圍棋、國際象棋來得易。棋類最容易獲獎的冷門項目是國際跳棋。一般人竟然沒有聽說過。
? ? ? ?象棋易學(xué)難精。中國大街上除了流行象棋外,就找不到其他棋類游戲的身影。所以,遵循“擇業(yè)冷門”原則,學(xué)習(xí)其它棋類的兒童少年要比下象棋多。實際情況象棋自學(xué)成才人數(shù)是參加象棋培訓(xùn)人數(shù)的十倍。
? ? ? ? ?圍棋只有教育才學(xué)會,象棋不需教育就會學(xué)。象棋冠軍起手一般不上什么學(xué)棋班的;發(fā)現(xiàn)天賦才拜名師訓(xùn)練的;參加比賽才奪冠的。
? ? ? ?象棋科班出身的不一定下過業(yè)余高手。象棋群眾路線走得好,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象棋剩下幾個子茍延殘喘還不放手的特點,往往成為是一個人的終身愛好。圍棋子力布滿棋盤驕傲自大極度膨脹的特點,往往得到半生不熟的歸宿。
? ? ? ?全國下圍棋人數(shù)也就是象棋的十分之一。就這一條應(yīng)當捍衛(wèi)象棋“國棋”地位。人數(shù)少而且分級多,迎合日本和韓國。所以下圍棋輕而易舉地獲得冠軍,只是很容易的事情。
? ? ? ?象棋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打破平衡,制造破壞,攻殺和將軍是象棋的本質(zhì)。象棋冠軍拿手的好戲就是殺傷力。
? ? ? ? 象棋比賽不僅僅看重奪冠,打敗強者才是最重要的事。感覺男女老少都參加的比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比賽,至于分級比賽中的冠軍都不值一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比賽結(jié)果毫無價值可言。近年來,棋類多極化,為防止象棋人才流失,象棋也實行分級比賽,注重象棋教育。從而證明,下象棋的人越來越分化。
? ? ? ?全國少年冠軍必須獲得全國冠軍才值得稱道。自學(xué)拜師、追求卓越、人才濟濟,從三個方面來看,少年出身的全國個人賽冠軍往往被認為是象棋天才。例如:少年成名的全國冠軍胡榮華(十五歲奪冠)、許銀川(十八歲奪冠)、鄭惟桐(二十歲奪冠)等。
? ? ? ?冠軍不成求其次,其次不成求第三。象棋比賽最后兩盤非常重要。要是積分一直靠前,位列前茅,最后兩盤就會出現(xiàn)心理落差,造成嚴重后果。由于對冠軍的渴望容易出現(xiàn)明顯低級失誤的棋步。疲憊、抑郁、消極懈怠、對手更強,突然出現(xiàn)不能奪冠的暗示等造成心理和技術(shù)失控。最后一盤戰(zhàn)略成和,不夠積極也會陰溝里翻船。
? ? ? ?實力證明一切,冠軍書寫輝煌。多次奪冠的人擁有奪冠的素質(zhì)。如:精湛的技藝,沉著冷靜,分散壓力,自然自信,成熟老練,不被所擾、意志堅定等品質(zhì)。
? ? ? ? 一個象棋愛好者怎么盡快實現(xiàn)冠軍夢,成為省市縣,乃至全國冠軍。標準答案:若是你自己想這個問題就好了。同樣的追求,同樣的夢想,同樣的希望。成為冠軍的捷徑就是撿到一張毫無價值可言的證書。(待續(xù))
? ? ? ??
? ? ? ??
(網(wǎng)友 延振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