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智力運動網(wǎng)? 作者:象棋王子
中國智力運動網(wǎng)訊 ?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詩人臧克家在他為紀(jì)念魯迅而作的《有的人》中,寫出了這樣的令人無比感觸的詩句。這兩句詩,不華麗、不高深,卻直插人心、使人動容,放進特定的人物里,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喻意深遠。
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斗士,他用文字,為中華民族的復(fù)興做著大無畏的貢獻,深受后世人所愛戴。
在棋壇,同樣有一位偉大的斗士,謝俠遜,他用象棋,為中華民族的復(fù)興做著大無畏的貢獻,也同樣深受后世人所愛戴。
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盧溝橋事變、八·一三事變相繼爆發(fā),此時中國國力和軍力皆不如日本,日本作為二戰(zhàn)中最強大的軍事國家之一,一度在亞洲地區(qū)獨戰(zhàn)數(shù)國而無人能敵。但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地大物博、國人眾多,只要大家能團結(jié)起來,豈會敗于日敵之手?
話雖如此,可誰人不顧及自己的處境和性命,當(dāng)時有五位巡回大使出國募捐,到南洋去的卻苦無適當(dāng)人選。要知道,日軍早就覬覦南洋地帶,他們在二戰(zhàn)中甚至侵略了幾乎整個亞洲。誰敢如此不怕死,到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拉人、找錢、吶喊、奔走。當(dāng)時,謝俠遜已年至半百(50歲),看到國家有難,他舍棄個人與家業(yè),置生死于度外,把妻兒送回平陽老家,毛遂自薦,只身赴南洋,以象棋宣傳抗戰(zhàn)、募捐。
謝俠遜“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憂國憂民的精神感動了所有人,他以棋為媒,從菲律賓到印尼,又從印尼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取道緬甸回國,從1937年11月至1939年,歷時兩年。謝俠遜以弈棋形式在僑胞中宣傳抗日救國,為慰勞抗日傷兵、救濟難民募捐,計得捐款5000多萬元,及許多金銀行珠寶首飾,先后歸國參加抗戰(zhàn)的華僑3300余人。
國家特使謝俠遜,只身兩度赴南洋諸國以弈棋形式,宣傳抗日救國,動員僑胞為祖國募捐,支援抗日,為祖國神圣的民族解放大業(yè)作出貢獻,被譽為“古今以來以象棋報國之一人者”,周恩來譽他為“愛國象棋家”,并親自邀謝老對弈,兩人其中一盤名局《共抒國難》在當(dāng)時公開發(fā)表。
1985年,謝俠遜百歲壽誕時,江澤民題詞“百齡高手、永葆青春”,以示祝賀?,F(xiàn)今,平陽縣騰蛟鎮(zhèn)的臥牛山南麓有一座中國棋王碑林,是全國象棋之鄉(xiāng)平陽人民為了紀(jì)念百歲棋王、愛國象棋家謝俠遜和弘揚中國象棋文化而修建的文化設(shè)施,收藏著20世紀(jì)政界、社會名人、書法家為謝俠遜先生題詞的60塊碑。碑林占地1800平方米、主碑是江澤民同志為謝俠遜百歲壽誕的題詞及抗戰(zhàn)期間周恩來同志在重慶與謝俠遜對弈的“共抒國難”殘局。
1887-2017,一百三十年過去了,從謝俠遜的出生,到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平與發(fā)展已是今日的主旋律,但正如我們懷念許許多多的為抗戰(zhàn),為新中國成立做出貢獻的人一樣,我們懷念謝俠遜,象棋人更加懷念他。一個以棋為戈、遠渡重洋宣揚救國,四歲初知象棋門經(jīng),六歲領(lǐng)悟棋理,九歲通曉棋譜,1928年被推為全國棋壇總司令、著有《象棋指要》等二十九冊著作的“中國棋王”。
12月20日至22日,此間,年度象棋的收官大戲,2017年首屆“平陽農(nóng)商銀行?謝俠遜棋王杯”全國象棋公開賽,將在謝老的老家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新建成的謝俠遜棋院隆重舉行,包括“四大天王”王天一、鄭惟桐、趙鑫鑫、蔣川,以及新科狀元徐超等在內(nèi)的200位專業(yè)、業(yè)余高手大會戰(zhàn),向傳奇致敬!
?。ㄏ笃逋踝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