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棋牌網(wǎng)
小雪時令,上海連續(xù)飄雨,氣候濕冷,南京西路高樓林立,繁花似錦,路人如織。
在這片中國大陸最為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中,上海棋院矗立其間,五層格局,棋盤造型新奇,在商潮洶涌的南京路上,鬧中取靜,自成一家。
此間,第五屆大棋圣戰(zhàn)正在進行,象棋界翹楚王天一、趙鑫鑫、洪智、蔣川、孫勇征、徐超等王者盡現(xiàn)。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今是他們的天下。
這次大棋圣戰(zhàn)上,“曠世棋王”、“棋壇司令”胡榮華現(xiàn)身賽場,成為一大亮點?!八玖睢?2歲,現(xiàn)已慢慢淡出江湖,此番亮相,惹來媒體密切關注,讓棋界同仁爭相合影,樂此不疲。
然而,在觀棋者中,還有一位白發(fā)蒼蒼者,目光如炬,精神健碩。他是“司令”入專業(yè)隊的舉薦者,“司令”少年成名的提攜者,與“司令”“亦師亦友”,他就是中國棋界高山仰止的“雙槍將”徐天利。
養(yǎng)生之道
今年81歲的徐天利,面色紅潤,只是說話有點磕巴。他喜歡喝啤酒,以前年輕的時候,喝白酒,也只是五六兩。除了啤酒,徐天利還喜歡喝茶與散步,“除了下雨,每天都是早晨七點出門,步行去復興公園散步,三刻鐘,下午三點四十五下樓拿晚報,出去再走三刻鐘?!?/p>
一直到現(xiàn)在還保留抽煙習慣,“一天抽兩到四支煙,那都不叫抽煙,打麻將時自己就能抽一包煙。”
現(xiàn)在不用手機,習慣了,以前就怕人家一打電話總喊去喝酒,干脆不用了。
隨遇而安,習慣就好,目前退休金8000元,吃喝不愁,1996年退休之后,也沒有想出去掙錢,夠用就好。
或許,心態(tài)安然,淡薄名利,粗茶淡飯,便是這位老人的養(yǎng)生之道。
國象情緣
國際象棋在中國的開展,跟中蘇兩國友好交往有一定關聯(lián)。
徐天利從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系畢業(yè),分配到華東化工學院擔任助教,剛上班一年多,1958年便調(diào)入上海專業(yè)隊,進行專業(yè)訓練。1959年全運會選拔,何順安實力雄厚,又長徐天利10來歲,當時要求每個省選派一名棋手,名額限制,再加上當時國象人才奇缺,年底徐天利便由象棋改練國象。時間僅隔一年,1960年獲得國際象棋全國冠軍,1962年再次問鼎。1964年、1966年兩獲亞軍。1965年戰(zhàn)勝蘇聯(lián)大師希波夫,徐天利成為中國國際象棋的重要先驅(qū)者之一。
“那個年代棋手們學習,基本靠翻譯蘇俄棋譜,所學俄語專業(yè)有了用武之地。”
“雙槍將”在那個三大棋棋手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的時代,不足為奇,而要有如此深厚造詣的確實沒有幾個人。
胡榮華三棋兼?zhèn)洌攲倨褰纭叭龢寣ⅰ?,是為一代奇才,后人難以超越,尤其在三棋專業(yè)分工越來越有隔膜、越來越細致化的今天,后來者若要超越胡榮華,已絕無可能。
當今國象領軍人葉江川對徐天利敬佩有加,他認為,象棋與國象兩項棋互相借鑒,互為發(fā)展,離不開老一輩棋手傳承,那個年代,像劉文哲、簡懷穂等老一輩棋手也都是雙槍將,國象的發(fā)展壯大,這些棋手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徐天利在象棋與國象兩大棋種上造詣如此之高,還是非常少見的。
象棋導師
在棋界,如果說“胡司令”是一座后人無法企及的高山,那么,徐天利就是一座被“胡司令”光輝遮掩的更高的山峰。
小時候的徐天利受到家庭氛圍影響,父親、伯父、叔父都是棋迷,耳濡目染,便學會了象棋。
1951年,徐天利跟鄰居大爺晨練學太極,一服裝店老板董華章也學太極,一天早晨,董遲到了,聽說他“下棋下的太晚”,便追問出一個棋苑出來,徐天利要跟去玩,受到測試,結果居然把董華章拿下,董甚為吃驚,帶著徐天利結識了棋界好友。
進入棋苑后,徐天利大開眼界,知道了開局、中局、殘局,知道了《橘中秘》、《梅花譜》,準確地說,從那時徐天利才真正迷上象棋。
在柳林路有一個小茶館,當時各行各業(yè)的業(yè)余高手均云集至此,徐大慶、徐和良、龔一葦、韓文榮等高手均是常客,徐天利經(jīng)過棋友介紹去玩,受到歡迎。
半年后,徐天利來到凌云閣。凌云閣棋迷眾多,名手云集,自1951年起,廣東陳松順、楊官璘就是凌云閣座上佳賓。此外,北京謝小然、浙江劉億慈、湖北李義庭等全國各地高手都先后來凌云閣獻藝,盛極一時。
在凌云閣學棋兩年多,徐天利逐個戰(zhàn)勝多位名手,從1954年起,徐天利也開始有資格有實力作大象棋表演賽了。上海象棋表演賽主賽場設在大新游樂場和大世界游樂場,楊官璘、侯玉山、羅天揚、李義庭等先后來滬登臺獻藝,盛況空前。至此,徐天利真正地進入了象棋界。
1956年,象棋正式列入體育運動項目,是年8月,由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報聯(lián)合舉辦全國八大城市大中學生象棋比賽,徐天利代表上海參賽榮獲冠軍,并得到了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接見,榮幸萬分。
1957年春,徐天利再獲上海冠軍。王嘉良、劉億慈、李義庭、侯玉山四大國手應邀訪問上海。徐天利和朱劍秋、龔一葦、韓文榮4人組隊應戰(zhàn),此時恰逢全國展開大鳴大放大辯論,徐天利外出比賽躲過這一危險時期,非常幸運。畢業(yè)時統(tǒng)一分配,上海有政策要求,優(yōu)秀運動員不得外流,象棋特長的徐天利被分配至華東化工學院任外語助教。
多個人生節(jié)點,都跟象棋相關,徐天利跟象棋緣分深遠。
1957年、1958年全國個人象棋賽,徐天利以上海市冠軍身份參賽,均獲第六名,由此躋身國手行列。
中間歷經(jīng)文革十年浩劫,70年代,徐天利重操中國象棋,1980年、1981年,獲得亞軍、季軍。湖北柳大華東風勁吹,趕了上來,徐天利與全國冠軍近在咫尺又擦肩而過,不無遺憾。
1984年,徐天利任上海隊主教練,至1996年退休。
此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全國個人賽上海集訓隊要求4人,當時有何順安、陳奇、徐天利,少一人,恰好上海少年冠軍胡榮華嶄露頭角,且徐天利在少年宮當教練,他著力推薦胡榮華,是年,胡榮華13歲。而時隔一年,1960年,15歲的胡榮華橫空出世,奪得全國冠軍,自此,中國象棋進入了胡榮華十連霸時代。
結語
徐天利,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系高材生,絕對稀缺人才,半個世紀躬身于棋類事業(yè),堪為一代棋人拓荒先鋒。
他曾說,“ 象棋帶領著我去感受了人間的真誠、善良、友愛,帶給了我無比的溫暖和自信?!?/p>
誠如斯言,對徐天利來說,象棋,就是一種逍遙的人生,達觀,通透,極樂。
?。ㄐπι?/p>